盧老三的麻辣鍋教學!~~正悄悄的改變當中

IMG20151026155058.jpg

IMG20160306115249.jpg

蝌蚪文的泰文筆記以及全英文的筆記~~~~

從去年以來,便有這種感覺~~

上課學生排列組合,似乎正悄悄的改變當中~~~

 

不僅國外來的華僑變多了,就連專程回來上麻辣鍋課程的台商,也不再少數!

去年中秋節後,一連排的兩個華僑外加一位台商朋友的課,今年一開春又是兩個台商朋友,外加一位大馬的華僑。

 

其實,這不難理解,這上述的這些地方,若有出現麻辣鍋,十之八九依然是偏向內地的風味,屬於湯底紮實油花厚重,只適合涮食材,而並不適合喝的麻辣湯底~~~

 

這也就是為什麼,兩岸一直存在的有『食』差的地方!

 

如果想學習正宗,傳統油花厚重,只適合涮食材的麻辣湯底,我依然是老話一句,就到成都或是重慶的專門學校去學吧!

 

從提香油的煉製,再到底料的炒製,那有一連串的課程,可供選擇,還有大班級,或是小班教學,甚至一對一的課程也是有的,甚至還有線上的炒料師,亦有提供私人的教學,畢竟,那才是麻辣火鍋的發源地呀~~

 

但麻辣鍋在台灣,經過這二三十年的演進及蛻變,融合了在地的飲食文化,麻辣鍋,變的不再是厚重,取而代之是減油,運用香料,炒製方式多樣化,調整屬於自己風格,但又希望保留~麻~辣~鮮~香~皆到位的麻辣湯底!

 

姑且先不論,這麻~辣~鮮~香~皆到位的麻辣湯底,是否每一家都能達到如此的境界?

 

但畢竟大多數的店家皆將台灣人愛『喝湯』的元素,給融入這湯底的,也造就的台灣另一種的麻辣鍋文化~~~

 

這些年,慢慢的發現從外地來的華僑朋友,想把這台灣的『四川』帶回國,從對岸回來的台商朋友,要把這飲食文化反傳回對岸,甚至內地來的朋友,要把這可以喝的麻辣鍋,帶到東南亞創業,和內地的四川麻辣鍋,做一個市場的區隔!

 

這事好像是近年來的趨勢,我感受明顯,尤其是在這一兩年特別明顯!

不到內地拜師學藝,卻選擇來到台灣上課。

 

一方面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麻辣鍋風格,不再是油體厚重,但卻又希望保留~麻~辣~鮮~香~皆到位的麻辣湯底~~

 

從香料,從炒製方式,從高湯的熬煮,從紅油的沖製,從辣教的品種下手,從花椒的特性下功夫!

 

麻~辣~鮮~香~皆到位的麻辣湯底,是大家所追求的,這事兩岸皆然!

 

但做不做得到?

好像大家都沒什麼把握!

 

但卻又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標!

 

難不難?我不知道!

 

但只要瞭解香料,從炒製方式,從高湯的熬煮,從紅油的沖製,從辣教的品種下手,從花椒的特性下功夫!

 

我想這事~~~不太難啦!

arrow
arrow

    盧老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